智力障碍儿童家庭康复训练—认知能力篇(一)
发布时间:2021-02-21 人气:
认知活动是以人的思维为核心,是构成人的智力的重要因素。康复训练是开发智力障碍儿童的重要手段。康复训练不能脱离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,不能超越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水平,因此认知能力训练必须依据科学的规律来进行。有关研究和康复训练实践表明,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着抽象思维方面的障碍和缺乏应变能力,因此改善他们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,认知能力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认知训练内容,应根据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进行,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:
(1)对物体的存在有反应。
①能指向物体失落的位置。
②能找从眼前消失的东西(例如,给儿童看苹果后藏在背后,他会找)。
③能从部分推知该物整体(例如,只给儿童看狗尾巴,他知道是一只狗)。
(2)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。
①能从2个物品(如苹果和梨)中按指示选择任一种。
②能从3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。
③能从多个物品中按指示正确选择一件。
④能从较复杂的背景中做选择(如从夜晚大街上的众多行人中认出母亲)。
(3)感知的范围。
①能在1秒钟内看清3个物体(如小白瓷盘中的3粒黑豆)。
②能在1秒钟内看清4个物体。
③能在1秒钟内看清5个以上物体。
(4)持续注意。
①能持续注意10~15秒。
②能持续注意20秒。
③能持续注意1~5分钟。
④能持续注意5~10分钟。
⑤能持续注意10分钟以上。
(5)配对、分类。
①能将相同物品配对(如将同样的木棍配对)。
②能将相同物品分类。
③能匹配同色物(如能从3种色块中拿出与他人所拿的色块相同的一块)。
④能依某种特性归类(如按形状、大小、高矮、颜色等)。
⑤能做实物与图卡的配对(如白菜配白菜图卡)。
⑥能将实物图卡配对(如同是花朵的图片)。
⑦能匹配相同图卡(从5张图卡中找出1张与他人所拿的相同的图卡来)。
⑧能将较抽象的图卡配对(如三角形、箭头符号图卡等)。
⑨能做相关关系配对(如学生一笔、工人一机器、农民-锄头等)。
(6)模仿排列。
①能从一堆物体中选择出与他人相同的东西。
②能模仿简单的顺序排列。
③能模仿复杂的顺序排列。
(7)分辨常见关系。
①能分辨大小。
②能分辨长短。
③能分辨高矮。
④能分辨轻重。
(8)能按特征排列。
①能按1种特征排列(如按大小排列)。
②能按2种特征排列(如除按大小外,还可按长短排列)。
③能按3种或3种以上特征排列。
(9)按顺序活动。
①能按顺序完成熟悉简单的日常活动(例如,拿口杯、牙刷,接水,挤牙膏,刷牙等)。
②能按指示依顺序进行3个步骤以上的活动。
③能按照排列序列完成活动。
(10)拼图。
①能拼图2片。
②能拼图3~6片。
③能拼图10片左右。
④能拼图20片左右。
(11)认识常见的形体。
①能认识圆。
②能认识三角形。
③能认识四边形。
④能认识多边形。
⑤能说出常见的物体形状(如硬币、手帕、三角尺等)。
(12)认识常见物体的形状。
①能指认出球体的东西。
②能指认长方体的东西。
③能指认圆柱体的东西。
(13)分辨有无。
①能分辨常见容器中有无东西。
②能分辨何处有无人(如屋里或车里有无人)。
③能分辨事情的有无(如某件事情发生与否)。
(14)分辨多少。
①能分辨常见实物的多少。
②能分辨液体的多少。
③能分辨图形的多少。
(15)认识快慢。
①能根据速度差距,指出教具中物体活动的快慢。
②能根据速度差距,指出常见事物活动的快慢(如走路慢、坐车快等)。
③能指出任意两个事物活动的快慢。
(16)识别简单方位。
①能分辨上、下。
②能分辨前、后。
③能分辨中间、旁边。
④能分辨左右。
⑤分辨第几行第几列。
(17)认识早迟。
①能分辨先到、后到。
②能分辨早到、晚到。
(18)认识一天的时间。
①能知道一天的时间顺序(如早晨、上午、下午、晚上)。
②能知道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。
③能知道一日活动的大致时间。
(19)知道昨天、今天、明天。
①能正确运用“今天我做什么”。
②能知道“明天还没有到”。
③能知道“昨天已过去”。
(20)认识简单的因果关系。
①能知道简单事物的联系(如水和鱼、儿童与训练员、医生与病人等)。